全国文明家庭李梅文家庭:以爱执笔 书写文明家风与文化传承新乐章

发布者:静止地过去 2025-5-31 13:00

在澄江市,一提起李梅文家庭,街坊邻里总会用“和睦向上,热心公益”来夸赞。李梅文与丈夫陈乙榜同为教师,1993年结为连理,育有一子。多年来,夫妻俩相敬如宾,待人友善,在他们的影响下,儿子也积极投身公益,这个三口之家以纯正的家风成为邻里皆知的“模范家庭”。李梅文家庭先后获得云南省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等荣誉。今年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对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等进行了表彰,李梅文家庭获全国文明家庭殊荣。

三尺讲台育桃李

风雨同舟筑家风

在数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李梅文与丈夫以“勤勉治学、爱生如子”的高尚风范,赢得了学生及家长的爱戴。两人深耕教育领域,尤其是李梅文作为澄江市第一届名师工作室成员、玉溪市骨干教师,自2005年开始,坚持参加教育公益活动,利用双休及节假日、寒暑假给澄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孩子们辅导剑桥英语,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市级英语口语大赛并载誉而归。在这个家庭荣誉簿上,李梅文屡获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称号。

2017年6月,李梅文家庭平静而幸福的生活被一个意外打破,丈夫不幸罹患脑梗,一度住进重症监护室,李梅文不离不弃、精心照料,最终把丈夫从死神手中夺回。但丈夫留下了失语及右肢高度肌无力的后遗症,李梅文克服重重困难,自学康复护理知识,想方设法帮助丈夫进行康复锻炼。在照顾丈夫的同时,她从未耽误所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每天凌晨5点半,她就开始帮助丈夫进行康复训练,7点10分准时出发去学校授课,晚上下班后推轮椅陪丈夫散步谈心。在长时间的康复治疗中,李梅文始终与丈夫携手同行。昼夜更替,四季轮回,李梅文的丈夫从摆脱轮椅拄拐走路到丢掉拐杖蹒跚步行,从穿衣吃饭要人伺候到自主完成,从肢体不便到利用家用电器洗衣做饭,最终实现了生活自理,且逐步恢复了语言功能、肢体功能。

2018年,儿子为减轻母亲的负担,放弃大城市的发展机会毅然返乡照顾患病的父亲,成为“父亲的拐杖、母亲的臂膀”。儿子用心用爱用情温暖着整个家庭,这份亲情接力,让困境中的家庭重焕生机,催生出了更大的能量。

书香筑桥连城乡

开启文化反哺公益之路

谈及为什么会走上公益之路,李梅文是这样回答的:“家庭的磨难磨砺了我的心性。回顾这一路,太多人给过我帮助、施以我援手。我也想用自己的力量回报这些曾经帮助过我们家庭的人。同样,我也希望能帮助到更多困境家庭,因为我懂他们在陷入困境时的绝望。”

2017年11月,李梅文创办“抚仙湖农民读书会”,以文化反哺社会。次年5月,“抚仙湖农民读书会”在右所镇小湾社区挂牌,一群爱读书的村民成了首批读书会会员。该读书会以“挖掘抚仙湖文化,传播抚仙湖故事,开展文学活动,送文化下乡,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增强城乡文化学习交流”为宗旨,以民间文化社团的身份,搭建了一个城市与农村文化交流的平台,既满足城市文化人的阅读交流需求,又培养农民的读书习惯。

多年来,读书会活动半径日益增大,已经在澄江市凤麓街道、右所镇、龙街街道、九村镇等辖区的村(社区)给村民讲课超百场,涵盖家庭教育、地方文史等领域。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李梅文在儿子的技术指导下发动并组织“抚仙湖农民读书会”会员举行线上讲座十余次,主题涵盖疫情防控小知识、琴棋书画诗酒茶、多肉栽培等。2024年,“抚仙湖农民读书会”应邀参加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其大本营小湾社区还获评全国“最佳书香村镇”称号。

持之以恒做公益

点点薪火暖人心

除文化传播外,李梅文家庭还持续拓展公益版图。2021年,退休后的李梅文加入了玉溪市妇联巾帼宣讲团,与澄江市妇联一起开展巾帼大宣讲。她多次给各部门干部职工、社区群众和建筑工地工人等义务进行家风家教宣讲,还组织读书会会员到澄江市47个村(社区)开展党史宣讲,把红色家风传播到每一个家庭。在儿子看来,母亲组织的每次活动都是有意义的,他也用行动践行着对母亲的认可和支持,为活动出谋划策、出资献力。

2021年至2024年,李梅文积极带头发动并组织多名会员参加澄江市妇联组织的“童·成长”父母支持计划——玉溪市妇联亲职教育工作坊培训。随后下沉到澄江市各村(社区)建立亲职教育工作坊,招募家长进行亲职教育课程分享,向家长讲解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2023年2月,应澄江市妇联之邀,“抚仙湖农民读书会”十多名会员在会长李梅文的带领下,参加了玉溪市困境家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项目(澄江试点)培训,并深入16个家庭开展“一对一”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会员们感悟到:“项目结案不是结束。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搭建的是一座连心桥,他们有需求我们也必有回应。”此外,参加该项目的读书会会员在李梅文的带领下,以个案督导师和志愿者的双重身份继续投入该项工作,目前已完成多次线下入户及线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2024年5月至10月,李梅文受邀为路居镇、龙街街道的30余户触法未成年人家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从教师到公益先锋,从家庭守护者到文化传播者,李梅文及家人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爱与责任”的真谛,处处展现着文明家庭的风采。正如乡邻所言:“李梅文无论走到哪里,都像一轮小太阳,令人舒适而温暖,吸引着更多的人向她靠拢。她用自身的光和热,在热心公益、传播文化的道路上引领着大家不断前行。”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丹 文/图)

本文来自【玉溪日报-玉溪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推荐阅读
  • 震惊情感爆款文章:《亲情的牵挂,是跨越山海,也斩不断的线》

    震惊情感爆款文章:《亲情的牵挂,是跨越山海,也斩不断的线》

    长大以后,才明白,父母和家就像天边的星辰,无论走多远,总会在遥远的夜空静静陪着你。不管是咫尺还是万里,那根细细的、温热的、藏在骨子里的牵挂,从未断过。一生很短,...

    07-19

  • 情感爆文:《子欲养而亲不待,亲情的痛无法弥补》

    情感爆文:《子欲养而亲不待,亲情的痛无法弥补》

    人到中年,越发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待”六个字的厚重。翻翻老相册,爸妈年轻的模样还在眼前,回过神,镜中的自己,两鬓已有了霜色。时间,真是个不留情面的魔法师。小时候,...

    07-19

  • 散文:亲情之念

    散文:亲情之念

    薄暮冥冥,幽思悄起,念及亲情,心中缱绻。往昔岁月,如丝缕缠绕于心间,难以释怀。忆幼时,亲长之爱,宛如暖阳照拂。祖父之怀,宽厚而温暖,其笑声朗朗,似能驱散世间一切...

    07-19

  • “宝藏亲情主题治愈文章,快来了解!”

    “宝藏亲情主题治愈文章,快来了解!”

    亲情,是一种像炉火一样的情感,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家永远是我们的避风港。亲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纽带,它不像爱情那般炽热,也不像友情可能会随着时间和距离而变淡。亲...

    07-19

  • 头条情感文章《亲情裂痕的守护》

    头条情感文章《亲情裂痕的守护》

    医院消毒水的气味刺得人鼻腔发酸,姐姐攥着缴费单的手微微发抖,弟弟却突然伸手拦住她:“这钱不能全由你出。母亲重病住院后,姐弟俩第一次起了争执。姐姐把存折拍在桌上,...

    07-19

  • 胞妹省亲情难尽

    胞妹省亲情难尽

    题记:2025年6月17日周二《陕西交通》副刊登载作家丁晨一篇散文《胞妹省亲情难尽》。现全文编发,以飨读者。胞妹省亲情难尽文|丁 晨1978年的一个傍晚,秋风卷着落叶,秋雨...

    07-19

  • 亲情:岁月里永不褪色的眷恋

    亲情:岁月里永不褪色的眷恋

    曾以为,亲情是平淡日子里的寻常相伴;长大后才惊觉,它是生命长河中最深沉的羁绊。就像一条无形却坚韧的线,悄无声息地贯穿人生,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始终扯不断,理还乱。...

    07-19

  • 情感爆款文章:《亲情的牵挂,是跨越山海,也斩不断的线》

    情感爆款文章:《亲情的牵挂,是跨越山海,也斩不断的线》

    谁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只看地图和路程?隔着千里,一通电话、一条微信,亲情的那根“线”依然紧紧相连。有人说,家是世界上唯一不用讲条件的地方。确实如此,亲情,总能在...

    07-19

  • 春阳淡影

    春阳淡影

    又一个春天来了,乌蒙深处的山野,草树萌发,如果时间回流,父母亲应该在开始春天的劳作了吧。云影滤下淡淡的春阳,梦为远别,清明前后我的脑海总是浮现一些小时候母亲对我...

    07-19

  • 《重生文》推荐:别等失去才懂珍惜!亲情逆袭的重生比爽文更戳心

    《重生文》推荐:别等失去才懂珍惜!亲情逆袭的重生比爽文更戳心

    导读谁没在深夜里懊悔过?要是当初对爸妈、妻子、儿女好点,要是没错过那个重要的人,要是能早点明白家庭比面子重要…… 重生文就像给了人生一次 “重启键”。给各位看官老...

    07-18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