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深度好文)

发布者:半月一了 2023-4-12 22:46




什么是尊重?


尊重,不是客套,不是讨好,更不是虚伪。


尊重,是做人的修养,是心底的善良,也是处世的格局。


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尊重别人,也越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尊重亲人的习惯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再亲密无间的亲人,也会有着不同的习惯。


不把自己的习惯强加于人,而且能包容彼此的差异,尊重亲人的习惯。


这才是做人真正高层次的修养,更是一个家庭幸福和睦的基石。


刘嘉玲和梁朝伟的婚姻,就是一个很好的模范。


梁朝伟内向而不擅长社交,习惯清静独处,享受孤独。


刘嘉玲选择尊重梁朝伟的生活习惯,从不以爱的名义试图改变对方。


而刘嘉玲性格外向,习惯热闹,喜欢和朋友在一起聚会玩乐。


梁朝伟也从不干涉她的生活习惯,还说:“她很热闹我不会,她的热闹好有趣我好喜欢。”


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却因为尊重彼此的习惯,相互陪伴恩爱了30多年。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尊重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奔赴,尊重亲人的习惯,也是在尊重自己。



尊重孩子的意愿


中国有句老话:“儿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


很多父母把这句话,当成是一种无奈和伤心,甚至是愤怒。


但其实原意是,孩子长大了,会有自己的立场、观点和追求。


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才是为人父母的大智慧。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和教育家。


他本可凭借渊博的学识,为儿女提供人生指导,但他却始终尊重孩子的意愿,支持儿女追求自己的理想。


次子梁思永,立志投身冷门的考古,梁启超自掏腰包要求儿子实地参加考古工作。


次女梁思庄,听从父亲建议学习生物,但兴趣不大,梁启超知道后马上写信承认错误,让她凭自己的爱好重新选择专业。


梁启超说:“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


他教育孩子,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贡献。


听过一句话:“带你看世界,路你自己选。”


身为父母,要带孩子见世面、长学识,但更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来自父母的认可和尊重,将会是孩子一生自尊、自信的源泉。



尊重朋友的隐私


《弟子规》有言:“人有私,切莫说。”


对于别人的隐私,切忌不要去张扬,而是要学会尊重。


特别是愿意把隐私告诉你的朋友,那是对你的信任和认可。


尊重朋友的隐私,是一种分寸和修养,也是植根于内心的善良。


明知不问,知而不言,既周全了对方的尊严,也成全了彼此的情谊。


当年,张爱玲遭受亲情、爱情的双重打击后,独自远渡重洋。


张爱玲刚到美国时,生活窘迫,是宋淇、邝文美夫妇雪中送炭。


不仅为她提供写作机会,还为她东奔西走,让她的作品顺利出版。


更珍贵的是,他们从不打探张爱玲的隐私,也不利用她的名气赚钱。


相交的40年时间里,只是在张爱玲需要时,给予她无限的善意和温暖。


这让性格孤僻的张爱玲十分感激,她去世后,将遗产赠给了宋淇夫妇。


白居易说:“以心度心,以身观身。”


尊重,不是高高在上的俯视,而是将心比心的温暖。


尊重朋友的隐私,用善意去呵护对方的自尊心,情谊才能细水长流。



尊重别人的不同


这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每个人的出身和经历不一样,三观和生活方式也不相同。


用自己的三观去看待别人、要求别人,其实就是狭隘和自私。


格局越大,越能尊重不同,没有看不惯的事,也没有容不下的人。


在一次采访中,罗永浩说到自己年轻时,非常反感迷信的人。


但凡是那些信佛、信教、信风水的人,他都十分鄙夷,避之不及。


直到自己创业后,他才慢慢理解那些人的想法和做法。


事业越大,责任也越大,信仰只不过是消解压力的一种方式,既不伤人,也不伤己。


即使他自己不信,却也懂得了尊重与自己不同的人,身边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人处世也要随时提醒自己:“己所欲,勿施于人。”


只要别人的生活方式,没有侵犯到其他人的权利,那他的任何行为都值得被尊重。


精神层次越高的人,越不会用自己的三观去看待别人、评判别人。


成熟的人,尊重每一个和自己性格不同、认知不同的人。这才是尊重的最高境界。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