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哲理文章,短篇哲理文章
首页 哲理文章
哲理文章
  • 哪里官僚主义严重,哪里就形式主义盛行

    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本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官僚主义就不会有形式主义,是谓“共生”。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也是一对难兄难弟,你需要我,我也需要你,你好我好彼此都好,是谓“共荣”。因此,二者好似宋末元初书画家赵 ...

    哲理文章   2021-11-13 01:35

  • 身先士卒,才能一呼百应

    古代的将军,即便不擅长作战,也会在别的地方为士兵做出表率,这样做,士兵才会信任他,愿意跟随他在战场上勇猛杀敌。如果一个人拥有举世无双的本领,却凡事缩在后面,那么他有沒有本领又有什么区别呢?团队管理也是 ...

    哲理文章   2021-11-13 01:35

  • 你所做的每件事,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01 追求完美有错吗? 从前有一个渔夫,他在捕鱼的时候捡到一颗非常漂亮的珍珠,他非常开心。 可是,拿着珍珠仔细端详一番之后,却看到了一个小小的斑点,这让他无法忍耐、难以接受。 于是,他找到一个刀片,势必把斑 ...

    哲理文章   2021-11-13 01:35

  • 离你最近的这三个人,才是你人生的贵人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网上有一句很火的话:“你的水平,就是你最常接触的5个人的平均值。” 跟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因为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就会是什么样。 与智者同行,你会满腹经纶;与高人为伍,你会不 ...

    哲理文章   2021-11-13 01:34

  • 让你永不发脾气的3个字

    智者善屈尊,愚人强伸头。 有一位专家说: “成功,往往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制。如果你能做到这点,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无法掌握。” 想想,确实如此。 弱者 ...

    哲理文章   2021-11-13 01:34

  • 沉得住气,才能发得了力

    清代帝师翁同龢有副对联:人生难得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越是做大事,越要有静气。所谓静气,就是要沉得住气。失败时,沉得住气,懂得沉淀与积累;成功时,沉得住气,懂得淡然与谦虚。 人生,沉得住气,才能发得 ...

    哲理文章   2021-11-13 01:34

  • 这四个词,道破强者的处世之道

    周国平说: 人生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照看好,把灵魂安顿好。 放下繁华,放弃无意义的忙碌,静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才发现,人生最好的境界,不过四个词。 01 苦而不言 生活实苦。活着,其实就是一一战胜那些苦难、无聊和 ...

    哲理文章   2021-11-13 01:34

  • 唯上与唯下

    陈寿对关张的评点 陳寿在《三国志》中对五虎上将做了一番评点,把其中对关羽和张飞的评价对照起来看,很有意思: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 ...

    哲理文章   2021-11-13 01:34

  • 孙中山的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大会上,用了三个“伟大”来评价孙中山先生,那就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并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 ...

    哲理文章   2021-11-13 01:33

  • 王安石的“三不足”

    王安石的时代,处于北宋神宗的熙宁、元丰年间,是一个好时代,社会经济正在持续发展,城市繁荣、人民富庶。但和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好时代”一样,北宋王朝却正在进入“衰世”。大家可能会说这不矛盾吗?一点都不 ...

    哲理文章   2021-11-13 01:33

  • “国士无双”伍连德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马来西亚槟城,曾诞生过一位挽救过中国国运的人物,他不但是中国现代医学的奠基人之一,还是剑桥大学首位华人医学博士,也是诺贝尔奖史上首位华人候选人……他叫伍连德,字星联。梁启超先生曾 ...

    哲理文章   2021-11-13 01:33

  • 这场“微不足道”的改革,延长了大唐百年国运

    公元618年4月,51岁的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迎来了他的末日,一颗曾经顾影自怜的头颅,从此再也没有了生机。关于他的一生,后世贬斥的已经太多,但不管怎么说,他曾经耗尽国力沟通的大运河,却在此后的千年岁月里,成为 ...

    哲理文章   2021-11-13 01:33

  • “按兵请旨”建议 确实出自李鸿章之口

    别出心裁的李鸿章提出了一个全新方案 咸丰十年(1860年)秋天,英法联军攻占天津,接着向北京推进,不久直逼北京城下。咸丰皇帝逃往热河途中,给驻扎在安徽祁门的两江总督曾国藩下了一道圣旨,要他速派鲍超率部北上 ...

    哲理文章   2021-11-13 01:33

  • 古代官员告老还乡后, 这样发挥余热

    明景泰元年(1450年),年事已高的南京户部尚书魏骥上书请求致仕,刚登基的明代宗朱祁钰同意了。这是魏骥第三次以老辞官,终得偿所愿,告老还乡。 致仕,通常情况下也就是现今人们说的退休,这一制度可以追溯到周朝 ...

    哲理文章   2021-11-13 01:33

  • 刘伯温是怎么被神化的

    刘伯温在历史上有两种形象:在官方记载里,他是朱元璋的机密辅佐,为明朝开国做出重要贡献,虽然很牛,但还是“人”的形象;在民间传说里,他通晓天文历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还常显灵,制造了很多神迹,简直 ...

    哲理文章   2021-11-13 01:33

哲理文章:本栏目收录的大量经典哲理文章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
哲理文章精彩推荐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