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临终说对不起我,我整理遗物时,发现一本陈旧日记

发布者:摩觉罗 2025-11-10 13:01

父亲下葬那天,雨下得不大不小。

灰蒙蒙的天,像一块湿抹布,

裹着整个墓园。我撑着黑伞,

站在人群最后面,看着他那个

崭新的骨灰盒,慢慢沉入土里。

心里空落落的,说不上难过,

就是空。他临终前,嘴唇动了很久,

最后只说出三个字:“对不起。”

声音很轻,但我听清楚了。

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道歉,

我们父子之间,话一直很少。

回家路上,亲戚们说着安慰的话,

我嗯嗯地应着,心思却飘得很远。

老房子一下子安静下来,

只剩下我和他留下的几十年。

第二天,我开始整理他的遗物。

他东西不多,衣服大多旧了,

按老家规矩,该烧的都得烧掉。

在衣柜最底层,摸到一个硬壳子。

拿出来,是一本深蓝色的笔记本,

塑料封皮,边角已经磨损发白,

露出里面灰黄色的纸板。

封面没有字,只用钢笔写着

“给小山”——那是我的小名。

我坐在他床边,翻开了第一页。

日期是三十年前,我五岁那年。

“1993年9月12日。晴。

小山今天摔了一跤,膝盖破了。

他哭得很厉害,我抱着他,

不知怎么哄。想起他妈在的时候,

总会边吹气边唱那首童谣。

我试了试,唱得不成调,

小山哭得更凶了。最后去小卖部

买了根棒棒糖,他才停下来。

我不是个会当爹的人。”

字迹有点潦草,蓝黑墨水,

有些地方已经晕开了。

我完全不记得这件事了,

但那个小卖部还记得,

就在胡同口,老板是个胖阿姨,

总爱捏我的脸。我继续往下翻。

“1995年6月30日。阴。

期末家长会,老师夸小山聪明,

就是太内向。别的孩子都有妈妈

陪着,只有他是跟着我来的。

散会后,他拉着我的手问:

‘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要我们?’

我说不是不要,是生病了。

他低着头不说话。其实我知道,

他在幼儿园被小朋友笑了。

晚上看他睡着,脸上还有泪痕。

我的心里像堵了块石头。”

看到这里,我的心揪了一下。

关于妈妈,我记忆很模糊了。

她在我四岁时因病去世,

照片都很少。父亲从此既当爹

又当妈,再没有找过别人。

我一直觉得他沉默寡言,

原来他把这些话都写在这里。

“1998年3月18日。雨。

今天发工资,给小山买了

双新球鞋。他一直在看同学穿,

羡慕得很。晚上他试鞋时,

眼睛亮亮的,但试完就脱下来,

小心放回鞋盒,说要留到

过年再穿。这孩子太懂事了,

懂事得让人心疼。要是他妈在,

肯定会说他,该穿就穿呗。”

我想起那双白色球鞋,

确实宝贝了很久,直到

脚长大穿不下了,还舍不得扔。

父亲是个普通工人,在机械厂

上班,工资不高。但他从没

让我缺过什么。我继续翻着,

日记不是天天记,隔几天一篇,

都是关于我的小事。

“2001年9月2日。晴。

初中开学第一天。小山自己

去学校报到,不用我送。

看着他背着书包走出胡同,

背影越来越像大人了。

回家时屋里特别安静,

这才发现,孩子真的长大了。

下午去给他买了新书包,

原来那个已经磨破边了。

没告诉他,想给他个惊喜。”

我摸着这页纸,鼻子有点酸。

那个蓝色的新书包,我用了

整个初中。同学们都笑它土,

我却背得很珍惜。现在才懂,

那是他省下烟钱给我买的。

“2003年7月10日。闷热。

中考成绩出来了,小山考得不错,

能上重点高中。但他今天说,

想读职高,早点工作。我发了火,

这是第一次打他。手掌落下去

就后悔了。他咬着嘴唇没哭,

我更难受。晚上他睡着后,

我坐在他床边看了很久。

这孩子,是怕我太辛苦啊。”

这件事我记得很清楚,

那巴掌打在肩膀上,不疼,

但心里委屈。现在明白了,

他是气我不懂得为自己着想。

日记里,这样的细节很多,

都是我早已忘记的日常。

他一笔一笔都记着,像在

对自己说话,又像在告诉

某个看不见的人。

“2005年4月5日。清明。

带小山去给他妈扫墓。

他问妈妈长什么样子,

我描述不好,只能说很像他。

回家翻旧相册,发现照片

已经泛白模糊。时间过得

太快了,快得抓不住。”

看到这里,我起身去找相册。

在五斗橱最底下找到了,

翻开一看,果然,母亲的照片

都褪了色。只有一张结婚照

还算清楚,她年轻的脸

在黑白影像里微笑着。

我真的像她,特别是眼睛。

回到日记,时间跳到我高中。

“2006年11月23日。冷。

小山高三了,学习很累。

今天炖了排骨汤,他喝了两碗。

老师说以他的成绩,能上

不错的大学。晚上算了下存款,

还差不少。得想办法多挣点。”

下一页,隔了半个月。

“2006年12月10日。晴。

接了厂里的夜班,多一份收入。

就是白天困,差点在机床前

睡着。不能让小山知道,

他肯定会担心。这孩子心思重,

随我。”

我的眼眶湿了。原来他那段时间

上夜班,是因为这个。我记得

他眼睛总是红红的,说是

熬夜看电视。我居然信了。

“2007年6月8日。雨。

高考结束了。小山说考得还行,

我心里一块石头落地。

晚上偷偷去学校门口转了转,

看到那些等孩子的家长,

突然很想哭。要是他妈在,

该多好啊。”

我从未见过父亲哭,一次都没有。

哪怕是母亲去世时,他也只是

紧紧抿着嘴,安排一切。

原来他也会想哭,只是不在

我面前。日记一页页翻过,

我的大学时光,在他的笔下

是另一番模样。

“2007年9月8日。晴。

送小山去大学报到。他忙着

办手续,我就在校园里转。

真大啊,比我们厂子大十倍。

在食堂吃了顿饭,味道不错,

还便宜。放心了,这孩子

在这里会好的。临走时,

他送我到车站,车开动了,

他还站在原地挥手。

突然想起他小时候,第一天上

幼儿园,也是这么站在门口

看着我走。时间啊...”

字迹在这里模糊了,像是

滴上了水渍。是眼泪吗?

我不敢确定。那个总是

板着脸的父亲,也会有

这样柔软的时刻。

“2008年5月12日。阴。

小山说暑假不回来了,

要打工赚生活费。这孩子,

总是这么要强。汇了钱给他,

又退回来了,说他够用。

心里不是滋味,当爹的

没能耐,让孩子受苦。”

不是这样的,爸爸。我那时

只是想替你分担一点。

看着这些文字,我第一次

真正理解了他的心情。

“2009年春节。冷。

小山带女朋友回家过年。

姑娘很文静,说话轻轻的。

看着他俩在厨房忙活,

突然觉得孩子真的长大了。

晚上多喝了两杯,差点说出

‘你妈要是能看到多好’,

忍住了,大过年的,别惹孩子

伤心。”

那个女朋友后来成了我妻子。

她总说父亲不太爱说话,

但很慈祥。现在她知道

这些该多好。可惜她也走了,

三年前病逝,就像母亲一样。

命运有时真会重复。

日记还在继续,记录着我

工作、结婚、搬出去的种种。

他的笔迹渐渐变得颤抖,

不如从前工整了。时间进入

最近几年。

“2018年3月10日。大风。

咳嗽一个月了,没告诉小山。

他工作忙,别让他担心。

今天去医院检查,结果不好。

医生让住院,我说考虑一下。

其实是不想花钱,留着给小山

以后用吧。他虽然成了家,

在我眼里还是孩子。”

我的手指颤抖起来。原来

那么早他就知道了?可他

一直说只是感冒,吃点药就好。

我居然信了,没有坚持带他

去大医院检查。愧疚像潮水

涌上来,淹得我喘不过气。

“2019年8月15日。闷热。

小山坚持带我去省城医院,

检查结果和去年一样。

医生说得住院治疗,我拒绝了。

不是怕死,是怕最后的日子

都在医院里,见不到阳光。

而且那费用...不能拖累孩子。

他还有大半辈子要过。”

泪水终于忍不住掉下来,

打在日记本上,晕开一小片。

我慌忙擦干,怕弄坏了

这些他珍藏多年的字句。

原来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

考虑好了,包括如何安静地

走完最后的路。

“2020年1月20日。晴。

今天是小山生日,给他做了

最爱吃的红烧肉。看他吃得香,

心里高兴。也许这是最后一次

给他过生日了。趁他洗碗时,

偷偷看了他很久,想把他

印在脑子里。下辈子还做

父子,我一定做得更好。”

看到这里,我再也控制不住,

趴在床上痛哭起来。那个

总是沉默的父亲,那个我以为

不太关心我的父亲,在日记里

爱得这样深沉。而我,却一直

抱怨他不够理解我,不够亲近。

翻到最后一页,是前几天

写的,字迹已经歪歪扭扭,

需要仔细辨认才能看清。

“2023年10月28日。阴。

大概没几天了。这本日记

写了三十年,该给小山了。

一直想跟他好好聊聊,

却不知从何说起。我不是

个好父亲,太多事没做好。

唯一不后悔的,就是有

这个儿子。小山,对不起,

爸爸爱你。”

日记到这里结束了。

我抱着这本厚厚的笔记本,

像抱着父亲的一生。窗外

不知何时又下起了雨,

滴滴答答,像在诉说那些

来不及说出口的话。

所以临终那句“对不起”,

是为此而说的吗?

我摩挲着封面上“给小山”

三个字,第一次感觉

离父亲这么近。我抱着日记本在父亲的床上坐了很久。

窗外的雨声渐渐密了,

敲打着玻璃,像谁的指尖

在轻轻叩响往事。

床单上还留着父亲的味道,

淡淡的烟草混着药味。

这个味道陪伴了我三十年,

以后再也闻不到了。

翻开日记本,从最后一页

往前翻。我想再看看

那些被我忽略的岁月里,

父亲是如何一天天老去的。

字迹从工整到潦草,

再到最后的颤抖,

像一部无声的电影,

记录着一个男人的一生。

“2015年7月8日。热。

小山今天带着孙子回来看我。

小家伙两岁了,会叫爷爷了。

听着那声软软的‘爷爷’,

心里像化开一块糖。

抱着他在院子里转,

想起小山小时候也是这样,

转眼间,他的孩子都这么大了。”

看到这里,我心里一紧。

那是小宝第一次会叫爷爷,

父亲高兴得像个孩子,

非要带着小宝去小卖部买糖。

那时候他的身子骨还硬朗,

能抱着小宝走很远的路。

现在小宝六岁了,

却再也见不到爷爷了。

继续往前翻。

“2012年4月18日。晴。

今天是小山他妈去世二十周年。

去坟上看了看,拔了拔草,

说了会儿话。告诉她小山现在

过得不错,工作稳定,

家庭和睦。她要是还在,

该多享福啊。回来路上

买了束百合,她最喜欢的花。”

原来每年清明,父亲都会

单独去一次母亲的坟前。

我总以为他只是顺道

在清明时一起去扫墓。

现在想来,每次清明扫墓前,

他确实都会提前一天

去理发店理个发,换身干净衣服。

那时候我还笑他太正式,

原来他是要去见最重要的人。

“2010年国庆。晴。

小山一家回来过节。

看着他们在厨房忙活,

我突然觉得很满足。

虽然这辈子苦了点,

但看到孩子成家立业,

一切都值得。只是偶尔

还是会想,要是他妈妈在,

这个家就更完整了。”

父亲的遗憾,从来不是

自己吃过多少苦,而是

母亲没能看到我长大成人。

我记得那天他喝了不少酒,

却依然沉默。现在才懂,

那沉默里藏着多少想说

又不知如何说起的话。

日记一页页翻过,

像在时间里逆行。

越往前,父亲的笔迹

越显得有力,越年轻。

那些被我遗忘的细节,

在他的文字里一一复活。

“2004年冬天。雪。

小山发烧了,夜里烧得厉害。

背着他去医院,雪很深,

每一步都难走。他在我背上

迷迷糊糊地喊妈妈,

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

在医院守了一夜,天亮时

烧退了,我才松了口气。”

这件事我完全没印象了。

只记得小时候身体不好,

常感冒发烧。每次生病,

父亲总是默默地照顾我,

喂药、量体温、擦身子,

从无半句怨言。现在想来,

那些深夜里,他该有多担心。

翻到更早的地方。

“1999年中秋。月圆。

厂里发了两盒月饼,

小山吃得满嘴都是。

问他甜不甜,他使劲点头。

晚上抱着他在院子里看月亮,

他说月亮像个月饼。

要是他妈在,该多好。”

那个中秋节我记得。

父亲还教我认天上的星星,

说最亮的那颗是北极星。

后来很多年,每到中秋,

他都会指着北极星说:

“看,还是那颗最亮。”

现在想来,他是在用

自己的方式想念母亲。

日记本已经很旧了,

塑料封皮脆得快要裂开。

我小心地翻着,生怕

弄坏了这些珍贵的记忆。

在日记的中间部分,

夹着一页泛黄的纸。

取出来一看,是母亲

年轻时的照片。黑白照,

已经发黄,但笑容依然清晰。

照片背面有一行字:

“爱妻小芬,永远想念。”

是父亲的笔迹。

这张照片我从没见过。

母亲在我记忆里一直很模糊,

现在看着照片上年轻的她,

突然觉得亲切起来。

她的眼睛很亮,笑起来

嘴角有两个浅浅的梨涡。

我真的像她,特别是眉眼。

把照片小心地放回原处,

继续看日记。

“1996年夏天。暴雨。

屋顶漏雨了,接了半天水。

小山在旁边帮忙,小脸认真。

修屋顶时他在下面喊:

‘爸爸小心’。那一刻,

觉得再苦也值得。”

那间老房子确实常漏雨。

后来父亲自己修了好几次,

最后干脆换了新瓦。

记得换瓦那天,他一个人在

房顶上忙活了一整天,

我在下面递工具。

晚上睡觉时,他说:

“这下再也不怕下雨了。”

现在老房子真的不再漏雨了,

可是为我遮风挡雨的人

却已经不在了。

翻到更早的日记。

“1992年春。暖。

小芬走了一年多了。

小山今天在幼儿园

画了张画,说是一家三口。

我看了很久,心里难受。

这孩子想妈妈了。”

那时我四岁,对母亲的记忆

已经开始模糊。只记得

常抱着母亲的照片睡觉,

父亲每次看到,都会

默默地把照片收好。

现在才明白,他是怕我

太过伤心。

日记从这里开始,

笔迹显得格外沉重。

那些最早的日子,

父亲一个人带着我,

既当爹又当妈,

该有多难。

“1991年冬。冷。

小芬走后第一个冬天。

小山夜里总哭醒,要找妈妈。

我抱着他在屋里转,

唱她常唱的那首童谣,

可怎么唱都不对。

最后孩子哭累了睡着,

我却一夜无眠。”

看到这里,我的心

像被什么东西揪紧了。

那些夜晚,那个失去挚爱

又要照顾幼子的男人,

该有多孤独。可他从未

在我面前表现过脆弱,

总是默默地承担一切。

继续往前,是第一页。

“1990年秋。凉。

小芬走了。今天下葬,

雨下得很大。小山才三岁,

还不懂什么是永别。

他问妈妈什么时候醒,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从今天起,我要既当爹

又当妈,把孩子抚养成人。

小芬,你放心。”

这是日记的开头。

原来从母亲去世那天起,

父亲就开始写日记。

三十年,一天天,一年年,

记录着我的成长,

也记录着他的思念和爱。

合上日记本,我久久

不能平静。窗外的雨

还在下,天色渐渐暗了。

老房子里静悄悄的,

只有雨声和我的呼吸。

起身开灯,昏黄的灯光

洒满房间。这个家里

到处都是父亲的痕迹:

他常坐的藤椅,用了

几十年的茶杯,墙上的

老挂钟还在滴答走着。

走进厨房,冰箱里还有

他前几天做的红烧肉。

他说多吃点,看你最近瘦了。

现在想来,他是在用

最后的时间,尽可能多地

为我做点什么。

把红烧肉热了热,盛了一碗

坐在餐桌前。吃了一口,

还是那个味道,可是

做这个味道的人已经不在了。

眼泪又忍不住掉下来,

混在饭里,咸涩难咽。

记得小时候,父亲总是

把肉夹到我碗里,说自己

不爱吃。长大后才知道,

他是舍不得吃。那些年,

他把最好的都给了我,

自己却省吃俭用。

吃完饭,收拾好厨房,

我又回到父亲房间。

床头的药瓶还摆在那里,

几盒没吃完的药,

像是他刚刚离开。

拿起最上面的那瓶药,

发现下面压着一张纸条。

是父亲的笔迹,很潦草,

像是匆忙写下的:

“小山,存折在衣柜

最下面的铁盒里,密码

是你生日。别太省着,

该花就花。爸爸对不起你,

没能陪你更久。”

看着这张纸条,我再也

控制不住,失声痛哭。

到了最后,他惦记的

还是我过得好不好。

打开衣柜,在最底层

找到那个生锈的铁盒子。

打开一看,里面除了存折,

还有我的小学成绩单、

初中毕业照、大学录取

通知书复印件,甚至

还有我第一次工作的

名片。他都仔细收着,

用塑料袋包得好好的。

存折上的数字让我震惊。

除了这些年的积蓄,

还有一笔不小的钱,

看日期是他确诊后陆续

存进去的。原来他早就

开始为我做准备,连

后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抱着铁盒子,我坐在

地板上,哭了很久。

为父亲的离去,为那些

来不及说的感谢,也为

这么多年错过的理解。

夜深了,雨渐渐停了。

月光从云缝里漏出来,

照进老房子的窗户。

我决定今晚就睡在

父亲的房间里,陪他

最后一程。

躺在父亲的床上,抱着

那本日记,我仿佛能

感受到他的温度。那些

沉默的岁月里,原来

他一直用这样的方式

爱着我,守护着我。

闭上眼睛,父亲的脸

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这次,我不再觉得他

陌生,而是真切地感受到

那份深沉的父爱。

明天,我要开始整理

父亲的其他遗物。那些

他珍藏的、看似普通的

物件,一定都藏着

我不知道的故事。

窗外的月光很亮,

像父亲的目光,温柔地

落在我身上。我知道,

从此以后,我要带着

这份迟来的理解,

好好地活下去。

这是父亲最大的心愿,

也是我能给他的

最好的告慰。我轻轻抚摸着日记本磨损的边角。

塑料封皮已经发脆,

稍用力就会裂开似的。

这三十年,父亲就是

这样一页一页写下来的。

在我以为他毫不在意的

那些日子里,他其实

什么都记得,什么都珍惜。

天快亮了,雨后的晨光

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

我起身拉开窗帘,

院子里的石榴树挂满水珠,

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这是父亲种下的树,

他说石榴多子,寓意好。

现在树已经比房子还高了。

走进厨房准备早餐,

发现煤气灶打不着火。

父亲总是能很快修好,

我却对这些一窍不通。

最后只好泡了碗面,

坐在他常坐的位置上吃。

藤椅吱呀作响,就像

他还在时一样。

吃完早餐,我开始

整理他的衣柜。

衣服不多,大多是

穿了多年的旧衣。

按老家的规矩,

这些都要烧掉。

但我留了他常穿的

那件灰色毛衣,

上面还有他的味道。

在衣柜最里面的角落,

我发现一个小木盒。

从没见他拿出来过。

打开一看,里面是

母亲的一些遗物:

一枚褪色的发夹,

几封泛黄的信,

还有他们的结婚证。

结婚证上的照片

已经模糊不清,

但还能看出两人

年轻的模样。

父亲那时留着

时髦的分头,

笑得腼腆。

母亲靠在他肩上,

眼睛弯成月牙。

我从未见过父亲

这样笑过。

母亲走后,

他就像变了个人,

笑容从他脸上

消失了。

现在我才明白,

他把所有的快乐

都留给了

有母亲的时光。

木盒底层有一张

折叠的纸片。

展开一看,是

父亲的字迹:

“小芬,今天小山

考上大学了。

你要是能看到

该多好。

我一直记得

你说要让孩子

读很多书。

我做到了。”

日期是我收到

录取通知书

那天。

记得那天父亲

只是点点头,

说了句“不错”。

我以为他并不

特别在意。

原来他是把

这份喜悦

悄悄告诉了

母亲。

我把这些遗物

小心收好,

放回木盒。

这是父亲珍藏

一生的宝贝,

现在该由我

继续珍藏。

上午,邻居张叔

过来帮忙。

他是父亲在厂里

最好的朋友,

这些年没少

照顾父亲。

“你爸常念叨你,”

张叔说,

“每次你打电话来,

他都高兴好几天。”

我从来没想过

父亲会这样。

每次通电话,

他总是说不了

几句就交还给

旁边的张叔。

我以为他

不想和我多说。

“你爸就是嘴笨,”

张叔叹气,

“其实他可惦记你了。

你寄回来的东西,

他都好好收着,

逢人就夸儿子

有出息。”

我看着张叔,

心里阵阵发酸。

我们一起整理了

院子。父亲种的

月季开得正好,

他说母亲最喜欢

月季,好养活,

花期又长。

现在我才懂,

每一株月季

都是他对母亲的

思念。

中午留张叔吃饭,

我试着做了

父亲常做的

西红柿打卤面。

尝了一口,

完全不是

那个味道。

张叔却吃得很香,

说好久没吃到

家里的味道了。

“你爸最后那段时间,”

张叔放下筷子,

“最放不下的就是你。

他说没能看着

小宝长大,

是最大的遗憾。”

小宝是我的儿子,

父亲总是宠他,

要什么给什么。

现在想来,

他是把对

我的亏欠

都补偿在

孙子身上了。

饭后,我继续

整理书房。

父亲的书不多,

大多是机械

方面的工具书。

在书架的顶层,

我发现一个

牛皮纸包着的

包裹。

打开来看,

是我从小到大

获得的奖状、

证书。

从幼儿园的

小红花奖状,

到大学的

毕业证书,

他都仔细

压平收好,

按时间顺序

排列得

整整齐齐。

最下面是一本

相册,里面是

我各个时期的

照片。

每张照片下面

都有父亲

工整的小字:

“小山六岁生日”、

“小山初中毕业”、

“小山大学报到”……

最后一页是我

结婚那天的照片,

父亲穿着

崭新的中山装,

嘴角带着

浅浅的笑意。

这是我记忆中

父亲最后一次

穿新衣服。

后来我再给他买

新衣服,

他总是说

“有的穿就行”,

然后收进衣柜

再也不拿出来。

现在才明白,

他是舍不得穿。

傍晚时分,

小宝放学回来。

他一进门就问:

“爷爷呢?”

我愣在那里,

不知该如何

回答。

孩子还太小,

不理解

什么是死亡。

“爷爷出远门了,”

我抱起儿子,

“要很久才能回来。”

小宝似懂非懂

地点点头,

从书包里掏出

一幅画:

“我给爷爷画的,

等他回来

送给他。”

画上是三个人:

小宝、我和父亲。

父亲的脸上

画着大大的

笑容,就像

他从未经历过

生活的艰辛。

我紧紧抱住儿子,

眼泪无声滑落。

晚上哄小宝睡觉时,

他忽然问:

“爸爸,你想爷爷吗?”

我点点头,

喉咙发紧。

“我也想爷爷,”

小宝说,

“爷爷说等石榴熟了,

要教我做石榴酒。”

父亲确实会做

石榴酒,每年

秋天都要酿几瓶。

他说这酒暖胃,

冬天喝最好。

去年他还说

等小宝再大点,

就把这手艺

传给他。

现在石榴还没熟,

酿酒的人

却已经不在了。

深夜,我再次

翻开日记本。

这次是从后往前看,

想看看父亲

是如何一天天

变老的。

字迹从工整

到潦草,

再到颤抖,

像一部倒放的

人生电影。

在2010年的

某一天,父亲写道:

“今天照镜子,

发现有了白头发。

老了,真的老了。

还好小山已经

成家立业,

我对得起小芬了。”

那时父亲才

五十出头,

就已经觉得自己老了。

往后翻,

他的字迹

越来越用力,

像是手在抖。

2018年的日记

已经写得

歪歪扭扭:

“手越来越不听

使唤了,

写个字都难。

但这日记

还得写下去,

这是我和小山

说话的方式。”

我的眼眶又湿了。

原来即使病痛

折磨着他,

他依然坚持

写下这些文字。

这些歪斜的字迹里,

藏着他多么

深沉的爱。

最后一篇日记

写得特别短,

特别吃力。

每个字都像是

用尽全身力气

写出来的。

“小山,对不起,

爸爸爱你。”

这八个字,

他写了多久?

在生命最后的

时光里,

他该有多想

亲口对我说

这些话。

合上日记,

我走到窗前。

夜很深了,

院子里静悄悄的。

石榴树在月光下

投下斑驳的影子,

随风轻轻摇曳。

仿佛父亲就站在

那里,微笑着

看着我。

明天,我要去

买几个玻璃瓶,

等石榴熟了,

就按照父亲

教的方法

酿石榴酒。

虽然再也酿不出

他的味道,

但这是他能

留给小宝的

为数不多的

礼物之一。

躺在床上,

我抱着日记本

入睡。

梦里,父亲

还年轻,

母亲也在,

我们一家三口

在院子里

吃晚饭。

父亲笑了,

笑得像结婚照上

那样开心。

我知道,

从今往后,

我要带着

父亲的爱,

好好地活下去。

把这本日记

好好珍藏,

等小宝长大了,

读给他听。

让他知道,

他有一个

多么爱他的爷爷。

天快亮了,

新的一天

就要开始。

没有父亲的

日子,

我会慢慢习惯。

但他留下的爱,

会永远陪着我,

就像院子里

那棵石榴树,

年年开花,

年年结果。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