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邱书院首届仁春堂杯散文入围作品▏许庭杨▏过年就是亲情聚会

发布者:小桥流水 2023-2-24 15:40

刊头题字:尹祥君 葵邱书院书画顾问(著名书法家)

过年就是亲情聚会

文/许庭杨

天增岁月人增寿。人到中年以后,觉得日子过得特别快,一眨眼一年就过去了,总觉得没做什么值得记忆的事情,一年就过完了。古人说的“岁月如白驹过隙”,可能要中年人才会体味得到。这不,今年尝未尽兴,明年就迫不及待赶来了。

其实,每年进入农历腊月,人们的思绪都会不由自主往“过年”的身上集中,过年,毕竟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不管贫穷还是富贵之人,在接近年关的时候,都会思考或打算年怎么过。到了年前几天,人们照例从四面八方匆匆赶回老家,团聚在父母、爱人、亲友周围,在过年时享受亲情、友情、爱情。事业有成、生活小康的,开着私家小车衣锦还乡,让乡亲们羡慕或赞叹;为生活打拼、渴望富裕的打工男女,不怕旅途疲惫,买票、候车、挤车,冲破重重艰难,也要回老家,在过年这几天,让亲情把一年的艰辛击碎。

四川人过年,把年的氛围营造得特别浓郁而又独特。记得小时候,刚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置办年货。首先是准备汤圆面,用温水泡糯米,糯米泡胀后,凉干,用石磨磨成粉末,或用舂米窝舂碎,用极细的细竹条编的筛子筛了一遍又一遍,之后,摊在簸箕里,出太阳时,端到场坝里晒干,就成了汤圆面。其次是杀年猪,在农村,杀年猪也要请人看日子,看好日子后,把一头喂得膘肥体壮的猪,由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从猪圈里拉到场坝边挖好土灶烧了一大锅沸水的杀猪台边按住,由专门的杀猪匠一刀捅向猪颈部的血管和喉管,猪洗净宰好后,还会请亲朋好友吃全锅汤。之后,将猪肉宰成条块,用新砍的柏香树枝叶薰成腊肉,挂在灶房的柴火顶上或挂在楼上,一两年都不会变质。第三是磨豆腐,先把黄豆磨碎,用泉水浸泡,再磨成豆浆,用柴火煮到一定时间,加卤水点成豆花,放在一个木制的豆腐箱里,用石块压成一寸厚左右的豆腐,切成几块,抹上石灰,就能存放很久。

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家家户户都会利用赶场的机会买上几挂鞭炮,或者为小孩买几件新衣服,过年时穿,还有就是请村里读过“老学”的人写几付事关农事的对联,以便贴在灶房、堂屋的门口。而在腊月二十几就开始扫“阳尘”,把家里的灰尘打扫干净,同时,把房前屋后彻底打扫一遍。

到了大年三十这天,开始准备团年饭,人们从早晨就开始洗、刮、切、炖、炒,全家老少七脚八手纷纷上阵帮忙,就是小孩也会帮着烧柴火,炖猪肉,点豆花。这天的饭、菜要准备吃上几天,喻意年年有余。三十晚上,吃年饭前,先放鞭炮,让全村人知道我家吃年饭了。一大家人吃过年饭,酒饱饭足之后,就围坐在火炉边,摆龙门阵,谈收成,谈耕种,谈一年一来的奇闻异事,也谈村里张三李四的家长里短。总之,气氛融洽,其乐融融,亲情浓浓,到了深夜十二点,就大放鞭炮,送旧迎新,噼里啪啦的声音,在山里回荡,久不散去,这是山里人辛勤劳动一年之后,最兴奋,最轻松的时刻,大人小孩忘了所有的艰辛和苦楚,全身心浸泡在喜悦之中。

放完鞭炮,有些老年人和小孩熬不住倦意,就先睡了,而青壮年在这守岁之夜,或闲聊,或玩牌,反正玩过通宵。老年人说,三十晚上守岁到天亮,来年田坎不会垮,风调雨顺,庄稼收成好。

到了正月初一早晨,大人们早早起床,扫地,做汤圆,贴春联,扫地的垃圾一般都不会倒掉,倒掉有蚀财之意。那时,农村没有自来水,我们一早就到水井里去挑水,第一人挑到的水是金水,第二人挑到的水是银水,但往往我们到水井边一看,挑水的人已排成很长一串。这天,大人小孩都会忌口,尽量不说不吉利的话,做事也加倍小心,对调皮捣蛋的小孩,大人们也一改往日的严苛态度,变得宽容、放任。小孩子们早晨一起床,就会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就会给小孩发钱,现在叫发红包。虽说钱不多,但小孩们都特别高兴。

吃过汤圆,就有舞狮、舞龙三五人或七八人组成的队伍到了家门口,主人家要接龙、接狮,领队便给主人家说一通招财进宝、儿孙当官之类的吉利的顺口溜,让主人眉开眼笑,主人就会给红包。这些民间的传统贺岁方式,除了增加过年的气氛,也给文化生活落后的农村增添了一道景观。

到了初二,便是迎财神和走亲戚拜年的日子,人们三三两两,提着烟、酒、糖、挂面、腊肉,爬山涉水,翻山越岭,给长辈、亲戚拜年,既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又祝老辈子新年快乐,健康长寿,总之,要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亲戚多的人家,从正月初一到十五,都在你来我往的拜年中度过。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里人吃团年饭,大多都是在饭馆里订几桌,农村人吃团年饭,很多食品都在街上采购。汤圆面,不用自己舂,超市有机器制作的磕粉卖,豆腐菜市场有卖,腊肉香肠也有专人薰制售卖,省去了劳作,却缺少一家老少七脚八手杀鸡宰鸭、你烹我炒的热闹劲儿,总觉氛围淡了一些,但是,一家人团圆的快乐,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之情依然浓郁。在乡村,还保留一些习俗,比如吃团年饭时放鞭炮,初一凌晨或早晨给小辈发红包,初一开始给已故的亲人上坟挂纸,祭奠亲人等习俗依然保持着,让过年真的成为亲情、友情、爱情汇聚的海洋。

【作者简介】:许庭杨,男,四川叙永人,四川省作协会员。曾在《中国作家》《诗刊》《星星》《四川文学》《红岩》《青年作家》、《西南军事文学》等文学期刊发表过诗文作品。

欢迎新老朋友投稿葵邱书院!

壹点号葵邱书院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推荐阅读
  • 震惊情感爆款文章:《亲情的牵挂,是跨越山海,也斩不断的线》

    震惊情感爆款文章:《亲情的牵挂,是跨越山海,也斩不断的线》

    长大以后,才明白,父母和家就像天边的星辰,无论走多远,总会在遥远的夜空静静陪着你。不管是咫尺还是万里,那根细细的、温热的、藏在骨子里的牵挂,从未断过。一生很短,...

    07-19

  • 情感爆文:《子欲养而亲不待,亲情的痛无法弥补》

    情感爆文:《子欲养而亲不待,亲情的痛无法弥补》

    人到中年,越发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待”六个字的厚重。翻翻老相册,爸妈年轻的模样还在眼前,回过神,镜中的自己,两鬓已有了霜色。时间,真是个不留情面的魔法师。小时候,...

    07-19

  • 散文:亲情之念

    散文:亲情之念

    薄暮冥冥,幽思悄起,念及亲情,心中缱绻。往昔岁月,如丝缕缠绕于心间,难以释怀。忆幼时,亲长之爱,宛如暖阳照拂。祖父之怀,宽厚而温暖,其笑声朗朗,似能驱散世间一切...

    07-19

  • “宝藏亲情主题治愈文章,快来了解!”

    “宝藏亲情主题治愈文章,快来了解!”

    亲情,是一种像炉火一样的情感,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家永远是我们的避风港。亲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纽带,它不像爱情那般炽热,也不像友情可能会随着时间和距离而变淡。亲...

    07-19

  • 头条情感文章《亲情裂痕的守护》

    头条情感文章《亲情裂痕的守护》

    医院消毒水的气味刺得人鼻腔发酸,姐姐攥着缴费单的手微微发抖,弟弟却突然伸手拦住她:“这钱不能全由你出。母亲重病住院后,姐弟俩第一次起了争执。姐姐把存折拍在桌上,...

    07-19

  • 胞妹省亲情难尽

    胞妹省亲情难尽

    题记:2025年6月17日周二《陕西交通》副刊登载作家丁晨一篇散文《胞妹省亲情难尽》。现全文编发,以飨读者。胞妹省亲情难尽文|丁 晨1978年的一个傍晚,秋风卷着落叶,秋雨...

    07-19

  • 亲情:岁月里永不褪色的眷恋

    亲情:岁月里永不褪色的眷恋

    曾以为,亲情是平淡日子里的寻常相伴;长大后才惊觉,它是生命长河中最深沉的羁绊。就像一条无形却坚韧的线,悄无声息地贯穿人生,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始终扯不断,理还乱。...

    07-19

  • 情感爆款文章:《亲情的牵挂,是跨越山海,也斩不断的线》

    情感爆款文章:《亲情的牵挂,是跨越山海,也斩不断的线》

    谁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只看地图和路程?隔着千里,一通电话、一条微信,亲情的那根“线”依然紧紧相连。有人说,家是世界上唯一不用讲条件的地方。确实如此,亲情,总能在...

    07-19

  • 春阳淡影

    春阳淡影

    又一个春天来了,乌蒙深处的山野,草树萌发,如果时间回流,父母亲应该在开始春天的劳作了吧。云影滤下淡淡的春阳,梦为远别,清明前后我的脑海总是浮现一些小时候母亲对我...

    07-19

  • 《重生文》推荐:别等失去才懂珍惜!亲情逆袭的重生比爽文更戳心

    《重生文》推荐:别等失去才懂珍惜!亲情逆袭的重生比爽文更戳心

    导读谁没在深夜里懊悔过?要是当初对爸妈、妻子、儿女好点,要是没错过那个重要的人,要是能早点明白家庭比面子重要…… 重生文就像给了人生一次 “重启键”。给各位看官老...

    07-18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