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非天赋异禀
曾在《数学分析 Ⅲ》的考场上遭遇 “滑铁卢”
英语六级亦屡战屡败
但他把深夜苦读的孤独
反复刷题的坚持
都化作向上的阶梯
最终
他以407分的总分
高等代数满分的耀眼成绩
上岸华南理工大学
为大学时光画上完美句点
他就是
东华理工大学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子
汤志源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低谷与觉醒
大二那年,《数学分析Ⅲ》的挂科像一记重锤,将汤志源拉入低谷。那时的他专业课成绩平平,绩点仅3.2,对未来充满迷茫。“难道我只能这样了吗?”无数次的自问后,他决定寻求改变。
“数学的难点不是天赋,而是坚持与方法的结合。”恰在此时,导师的一句话让他重塑信心。他告诉自己:“挂科不是终点,而是反思的起点。”于是,他重新梳理知识体系,从基础公式推导到复杂模型构建,将薄弱章节拆解成每日任务,逐步攻克。他每天泡在自习室直到深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见证了他的蜕变。


▲汤志源学习笔记
转折与突破
汤志源学习出现的第一个转折点是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将专业理论应用于建模、算法设计,迎来了专业知识的大检验和思维方式的大突破。大三上学期,他首次站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舞台,与队友鏖战三天三夜,最终斩获省级三等奖。这次经历让他意识到,数学不仅是理论,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大四上学期,他再次挑战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以全省第二的初赛成绩进入全国决赛。经过学科竞赛的磨炼,他已“脱胎换骨”——从“解题者”进阶为“策略家”。竞赛高压下的限时推导,锤炼出他精准复盘的能力,与全国顶尖选手的同台竞技,更让他学会从失败中提炼方法论,将“知识盲区”转化为“得分增长点”。这种“以问题驱动学习”的思维模式,锻炼了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成为他后续征战考研赛道的“核心武器”。

冲刺与逆袭
时间管理大师
备战考研期间,汤同学将每天切割为“n+2+1”模块。
日复一日高强度专业课刷题:专攻数分与高等代数真题,每道题限时解答,超时立刻看解析并重点标记,再复刷;
每天2小时英语精读:逐句理解近二十年真题阅读,整理“高频生词本”随身背诵,每天雷打不动写作训练;
坚持1小时政治记忆:利用碎片时间刷小程序题库,睡前用思维导图串联知识点。

▲汤志源的备考计划表
“错题银行”策略
他将学习过程中的上千道错题按题型分类,标注错误原因(如计算失误、思路偏差),并设计“重复刷题周期”:第1天:红笔订正,写下反思;第7天:重做错题,强制闭卷;第30天:随机抽题模拟考场,直至正确率超90%。

▲汤志源的“错题银行”
高效备考,精准发力
高等代数满分的背后,是他将课本反复研读多遍整理出上百页题型笔记的结果,牢牢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点。针对数学专业考研自命题特点,他深入研究华南理工历年真题,结合自身从大量习题积累的数学理解,提炼出高频考点,通过大量练习准确掌握华南理工自命题的解题思路,为专业课满分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极限抗压训练
为适应考场高压,形成考场应激思维模式。他每周六上午8:30-11:30全真模拟数学分析考试,下午14:00-17:00全真模拟高等代数考试:
严格使用答题卡,包括草稿纸分区也按考试要求;
考后立即对照参考答案打分,当晚针对性补漏;
最终模拟成绩从90分稳步提升至140+。
成功逆袭,圆梦985
政治68,英语一69:从连考四次六级未过的“英语困难户”到考研英语69分,数学分析120,高等代数150(满分),总分407。
面对10:1报录比,他凭借扎实的基础和科学的复习规划,成功圆梦985院校华南理工大学。
“逆袭的路上没有捷径,只有日复一日地坚持。”汤同学坦言,东华理工大学所传承弘扬的核军工文化、数学与应用数学作为国家一流专业的学科积淀,以及师长的悉心培育,构筑了他逆风翻盘的坚实根基。
“真正的逆袭,是把跌倒的坑填成向上的台阶。”从挂科少年到高等代数满分王者,这段蜕变历程,既是数学人"以思维破题、以勤勉筑梦"的真实写照,更是"敦本务实,崇义奉公"校训精神的生动注脚。
在东华理工,每个不甘平庸的追梦者终将点亮属于自己的星芒!
时光终不会辜负每一个全力以赴的人!
—东华理工大学融媒体中心—
敦本务实,崇义奉公
做一个一直陪伴你的官微
出品:东华理工大学理学院
文案:许名文 汤志源
图片:汤志源
编辑:贺均涛 郭子涵
责任编辑:贺均涛 张文心
一审:陈婷
二审:刘宇翔
三审:苏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