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中君子修身的谆谆教诲,到《诗经》里缱绻深情的千年绝唱;从《周易》“自强不息” 的奋进呐喊,到于谦 “粉骨碎身” 的铿锵誓言。这些跨越千年的文字,究竟藏着怎样的力量,能穿透岁月,至今仍字字叩击人心?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旅獒》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上》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经・小雅・车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辅弼之臣,肝脑涂地。——《汉书・鲍宣传》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师说》

这些从《论语》到唐诗,从《诗经》到明清诗句的经典语句,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无论是 “敏而好学” 的求知精神,还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家国情怀,都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
如今,我们在这些经典中汲取力量,那你在其中收获了什么?哪一句对你影响至深?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希望大家都能在经典中找到方向,让古人的智慧在新时代绽放光芒,激励我们不断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