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防渗之争读后感锦集

发布者:匆匆过客 2021-12-28 05:10

《圆明园防渗之争》是一本由赵永新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8元,页数:3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圆明园防渗之争》读后感(一):始终如一的怀疑精神

——优秀记者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始终如一的怀疑精神。 寥寥数字,勾勒出了一位敢做敢言、实事求是的记者剪影。 怀疑精神,四字贯穿全书始终。因为怀疑,事事求证;因为怀疑,不轻信一家之言;因为怀疑,敢于“和专家对着干”……也正是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让见证了中华民族之兴衰的珍贵古园得以被重视、整改、保护。 全书总结下来,就两个字——“折腾”。从初次入园的探访,到十入圆明园的考察,报道,内参,寻访专家,听证会,报告裁决……若非一心求真,何以鞠躬尽瘁? 全书不仅展示了圆明园防渗工程的前因后果,期间的一波三折,更是一部园林文物的科普——一幅古韵悠长的万园之园生态图景,于字里行间,徐徐展现。

《圆明园防渗之争》读后感(二):纪实文学的魅力

2021,0503。 第一次知道圆明园 是在中学的英语课上 每个人要知道圆明园的英文怎么说(考纲的考点之一) 后面跟圆明园几乎没有任何交集 去过北京几次 也没得空去看一眼 2005年 我12岁 对圆明园防渗事件没有很深的印象 翻开这本书才认识到 原来圆明园防渗这件事当年这么轰动 文化遗产保护也是一个很系统的工程 这本书对于学习新闻传媒的同学来说 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级的范本 你可以立体地观察赵老师怎么设置问题 怎么挖掘素材 怎么讲述事件的台前幕后 一口气看了50页 叙述的严谨性和故事性很强 作者尽可能图文并茂地呈现和还原采访的过程 很多信息也都是第一手的素材 在我的认知里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商业的开发 是一对在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充满对立和统一的矛盾 因为是「圆明园」 所以关注这个事件的社会各界人士很多 当初赞同拆防塑料渗膜和不赞成塑料拆防渗膜的人也许都有各自的立场 但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因为这个事件在社会引起了重视 也许这就是媒体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推动作用 很开心看到这样一本书出版了 阅读纪实文学 能让我们站在时代发展和进步的角度 去审视当下的行为,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未来 毕竟 2021年的某一处建筑 如果到了在2031年 也有可能成为文化遗产

《圆明园防渗之争》读后感(三):让科学、法治、民主之火燃得更旺

作为一个对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完全外行的人,不得不承认,刚拿到书时被书的名字唬了一下。但越看,越爱不释手,生动的描写、详细的叙事、跌宕的情节,随着事件发展或笑或叹或怒或怨,看到最后尘埃落定,掩卷尤觉余韵绕梁。

感谢赵永新老师的敬业、敢言和担当,呈现给读者一幅社会各方勠力同心保护圆明园生态、文化、遗址的生动画卷,这是对沉淀着古人智慧、镌刻着百年屈辱、被誉为“万园之园”圆明园的虔诚致敬,同时也是对圆明园最好的宣传——原来圆明园不仅有每个中华儿女需铭记的断壁残垣,更有集中国文学、文化、哲学之大成的山形水系。

这部书最有意思之处在于,从各方对圆明园铺防渗膜的态度和行动之一斑,可探知当时中国整个国家治理状态之全貌。看承载着民之所愿的提议如何艰难而坚定地影响和改变涉及上亿资金的施工项目,如何推动决策向着更加科学、法治的方向前进。

当经历了听证会的唇枪舌战、社会舆论的口诛笔伐、环境评价的虚惊一场、公共财产被出租的荒诞不经、等待环评结果的坐立不安,最后圆明园防渗事件终于柳暗花明之时,这件事终被盖棺定论:这一事件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近年来积极倡导的依法行政、政务公开与科学民主决策的精神与要求。然而欣喜之余,我又掩不住一丝后怕,如果没有环保总局积极作为、顶住压力的一锤定音,恐怕这事不会这样顺利收场,即使现在有了“整改令”,圆明园管理处在拆除防渗膜过程中也拖拖拉拉,最后只部分拆除。

作者用满怀感情又冷静客观的笔触,描绘了不同机构和个人的反应和应对,基层管理部门、上级职能部门、政府、环评机构、媒体、专家学者、民众……让读者可以通过切换不同角度、站在不同事件主体的立场,相对客观地还原勾勒出事件原貌。当读者代入时,就会发现每一方的做法都无可厚非,即使是此次事件中最失职的圆明园管理处有些人,也并非一味追求私利、中饱私囊之徒,但也正因如此,折射出的深层问题才更复杂、更隐晦、更无奈,要改变,才更需要勇气和魄力。

一本好书是可以让人“一花悟世界”的,这本书不但让人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含义,也隐隐看到潜藏在中国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某些陈旧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幽灵。希望这次承载着科学、法治、民主的成功探索不是璀璨却短暂的流星,而是众人拾柴的薪火,驱除“因循守旧闭目塞听”的愚气、“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死气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气,最终照亮中国前行的道路。

《圆明园防渗之争》读后感(四):把自然的湖泊变成塑料盆

把自然的湖泊变成塑料盆

一次自然知识的普及,一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绝佳样本

——读《圆明园防渗之争》有感

《圆明园防渗之争》的word文稿在出版前曾经到过我手里,虽然我是一名编辑,但是那会儿想着,一件发生在16年前的事情,今天的人为什么会要看,对于读者来说,这些内容有什么意义呢?不会有人感兴趣吧?如果只是作为历史资料,那不应该是我们这种做大众出版物的编辑来做,或许社科文献类的出版社会更适合出版。由于这种种想法,这篇稿子就这么搁置下来,直到前段时间赵老师跟我说,这本书已经出版了。电脑里的文字,变成一本实实在在的书拿在手里,感觉还是不一样,有一种网友线下见面的即视感。不过不是见光死,而是相见恨晚。

全书以时间线作为脉络,围绕圆明园铺设防渗膜的整个过程,涉及圆明园管理委员会、国家环境总局、林业局、文物局、环保公益机构、新闻媒体、公众等方方面面,全面记录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从书里收获到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角色丰富,并且结尾还是开放性的,适合拍成一部电影,甚至还可以有续集。

其次,细节丰富,知识性很强,是一场关于城市环保、尤其是城市水系的知识普及。为了节约用水,为什么不能在湖里铺设防渗膜?相当于是把自然的湖泊变成塑料盆。

防渗膜隔断了地上水和地下水的自然循环,地上水无法与防渗膜下的部分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此外,经过这样一隔,把活水变成死水,一是降低了水的自净能力,更容易导致富营养化,使水变绿变臭——滇池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二是更容易产生甲烷类有害气体,把防渗膜上的水体变成了“沼气池”……

最后,防渗之争,虽然是争论,但是各方有机会坦诚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这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绝佳样本。有人微言轻的学者,有为1700位员工“谋生存”的基层官员,有水资源专家、下岗工人,还有忠实记录、10进圆明园的记者“小赵”,等等。这些人背景不同,从事的职业也完全不一样,为这件事情奔走发声。

对于内容的认可,当然也不能掩饰我对图书装帧设计的不满意。目录和篇章页,绿色背景加上灰色的字有些费眼,看不清楚。封面的设计也有待改进。

总之,这本书的内容是好的,形式是可以改进的,同时还有更多的延展空间。是否可以改编成兼具科普和审美的城市市题材影视剧?是不是可以做成展览,给后人吸取教训,少走弯路?

真实自有其万钧之力。而我们要做的,只是记录和呈现,让更多人看见而已。感谢记者“老赵”给我们留下这份翔实的史料。

推荐阅读
  • 付出,得遇上对的人 !(年度美文)

    付出,得遇上对的人 !(年度美文)

    有一个鸡蛋,非常天真的和石头在一起了,磕磕碰碰,身上伤痕累累,但鸡蛋一直坚持着,终于有一天,鸡蛋受不了了,离开石头。后来鸡蛋遇到了棉花,棉花对鸡蛋的每一个拥抱,...

    12-24

  • 生活.美文

    生活.美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溢满生活滋味,让人沉醉其中。季节终点,冬日晚风凉,斜阳渐矮只影长。 孑然一身,独吟天上月,自顾自盈缺,揉乱琵琶弦,一碗红尘一盏烟,冷暖交杯是...

    12-18

  •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在书海中徜徉,偶尔会遇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书名,但翻开之后却发现内容大失所望。这种感觉可不太好!不过,今天我要推荐的这三本书,书名可能让你感到意外,但它们绝对不...

    12-10

  •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10日,星期二。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不跟生活认输,不向岁月低头,你会发现世界如此美好。——题记在这悠长的人间旅途中,我们...

    12-10

  •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5日,星期四。多做上进的事,拥有乐观的心态,人生就会变得更灿烂和美好。—《人民日报》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步履匆匆,仿佛被一只无形...

    12-05

  •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一】不要与任何一个人去争,爱你的,不用争,不爱的,争来也没用,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顺其自然。【二】时间是种极好的东西,原谅了不可原谅的,过去了曾...

    12-05

  •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有那么一些情感,它们静静地流淌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不为外人所知,却在心底泛起层层涟漪。今天,我要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等待与守候的故事,名为...

    10-18

  •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就像那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柔和,却在不经意间悄然逝去。我们试图用双手去抓住它,却只能触摸到空气的虚无。爱情,亦是如此。那些曾经...

    09-24

  •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秋风轻抚过岁月的痕迹。落叶在静谧的小径上缓缓铺展,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斑驳光影,与老槐树下斑驳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09-19

  •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美文欣赏:为我生活的城市守望作者 东方春晓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言说的后进落寞,有赞誉的秀色丽景。外地的朋友浅游小聚之后,都会在送别的站台,紧握或拥抱时道一声:过...

    08-19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