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毛主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民国•蒋介石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人人皆有抗战守士之责,因报定辆牲一切精神中国•周恩来我这一-生都是坚定 不移的,唯物主义者白从遇到 ...
红军长征时期,一位名叫谢宝金的江西人决定参加革命,加入了红军队伍。谢宝金之前的生活贫困,但他通过四处工作赚钱锻炼了一身好力气。在赚钱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共产党的成员,也见识到了共产党与其他势力的不同。共 ...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滨江学校五年级X1916班 戴领国庆节期间我观看了电影《地道战》。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高家庄民兵队长传宝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后,觉悟出了打和藏要结合起来、地道要改良成战斗地道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烈士褒扬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9月28日,在第十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学思想 颂英烈”全 ...
1941年11月17日,一位母亲抱着不到一岁的女儿走向刑场。路上,特务把孩子夺了过去,扔在了路边的草丛中。母亲悲痛欲绝,却没有回头,她知道,这是对她最后的考验…她就是刘惠馨。1915年3月,她出生在江苏淮安一个普 ...
1945年,国民政府陪都重庆聚集着一批醉生梦死者。因财政困难,国民政府不得已大量发行法币,导致物价飞涨,怨声载道。为了稳定社会,政府继而发行了黄金债券,规定2万法币可兑换1两黄金。本是为了法币回笼,却意外成 ...
视频加载中...在重庆市渝中区,这里坐落着中国唯一以外国军人名字命名的博物馆——重庆史迪威博物馆。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也是史迪威将军诞辰140周年。如今,史迪威博物馆已经成为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世 ...
中新网昆明9月3日电 (陈静)9月3日,在“春城”云南省昆明市和煦的晨光中,云南飞虎歌剧团的演员们在昆明抗战胜利纪念堂前,唱起了讲述飞虎队故事的《颂歌》,纪念抗战胜利78周年及陈纳德将军诞辰130周年。9月3日是中 ...
“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力量源泉在人民友好。”8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美国史迪威将军外孙约翰·伊斯特布鲁克,感谢伊斯特布鲁克在来信中分享史迪威将军及史迪威家族几代人同中国友好交往的故事,对史迪威将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一个家庭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今天的《军旅文学之窗》栏目,我们为您播送的是散文《三个家庭的故事》。作者笔下的这三个家庭中,有的是兄妹一齐上阵抗日,有的是 ...
一九三八年一月二日,加拿大温哥华一艘开往中国的远洋客轮启航了。船头上,一位身材颀长,两眼炯炯有神的中年人,热情挥手向欢送的人群告别。他就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同志。白求恩同志一八九○年三月 ...
孙颙是我出版界交往的朋友中,很尊重并佩服的一位出版人。退休后少见面了,询问也不多,却时在念中。他的新作《长河千帆过:中华文化思想源流》书稿一到手,娓娓读来,如见故人,很得教益,也感受良多。此书是作者透 ...
热情似火的八月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中青少年红色短剧展演月正式启动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斗争场景在展厅中生动再现一位位个性鲜明的革命先烈在观众前精彩还原每个周六上午,来自南京多所中小学校的同学们,在专业教师、演员 ...
她们的故事不应该被人们遗忘!1938年的深秋,在中国东北,有8位年轻的女孩子,她们平均年龄不到20岁,在面对敌人的炮火和招降,她们毅然选择手挽着手,义无反顾地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八女投江她们用不平凡的经历 ...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微信公众号20日发布《沉痛悼念伊莎白顾问》。全文如下: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顾问伊莎白•柯鲁克女士,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教育家、人类学家,新中国英语教学拓荒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专家、终 ...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1 读完《骆驼祥子》这本书,我深感同情,对祥子的同情,对虎妞的同情,对那些人力车夫的同情,和对生活在那个悲惨世界的人们。 《骆驼祥子》是老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以二十年代末期的 ...
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部备受瞩目的纪录片《逐梦》第六集,这一集名为《永远守住根与魂》。相信不少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其中的故事了吧!首先,我们看到这个纪录片选取了四个感人故事,让我们对中国军 ...
题记: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就算有一天人生跌入谷底,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我喜欢读书,也喜欢作笔记,看到有好的句子,就抄录下来,经过20多 ...
这个假期,我读了不少书,但我最爱看的书还是《小英雄雨来》。这本书的主人公叫雨来,他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边区,是个勇敢机智,好学爱国的孩子。抗日战争时期,雨来的村子里常有鬼子出现。一次,因母亲外出 ...
一侧的手柄因长时间使用已有些变形,刀锋处有些轻微生锈。“这把剪刀是父亲刘钊当年保管中央文库期间,用于修补、裁剪、整理文件、情报的。如今物归其所,让更多后人‘看到’这段革命历史。”今天(14日),一批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