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惜缘,随缘,不攀缘

发布者:紫気東來 2024-12-5 20:18

元祐六年初春,苏轼在杭州任知府。

阔别三年的好友钱穆父恰途经此处,前来拜访。

老友相逢,不胜欣喜,但因要事在身,三日后钱穆父便起身告辞。

苏轼深知,钱穆父前往的瀛洲在千里之外,经此一别,再见怕是难了。

但他没有哀怨,只长叹一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茫茫人生路,你我都似匆匆赶路的旅人,相逢是幸运,分别也在所难免。

我们能做到,无非是感恩每一场相遇,也目送每一段离开。

01

惜缘

佛家常道: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

世间每个人都是平行线,是缘分让平行线有了交汇的巧合。

缘分可遇不可求,如若不懂珍惜,再美好的感情,也会从你指缝溜走。

法国作家埃克苏佩里,就用一朵玫瑰花的故事,道出了这种不该错过的错过。

在他的作品《小王子》中,面对真心爱护自己的小王子,玫瑰花却总是找茬。

她一会吹毛求疵,一会无理取闹,一会说伤人的话……

直到小王子再也受不了决定离开,玫瑰花仍赌气似的催着小王子走。

此后几百年过去,玫瑰花再也没有与她的小王子相逢,只能在肝肠寸断中慢慢枯萎。

据统计,我们的一生会遇到过8263563人,会打招呼的是39778人,会和3619人熟悉,会和275人亲近。但最终,能留在我们身边的,却寥寥无几。

不是每个人都会走进我们的世界,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陪我们走到最后。

相遇在天,相守在人。

所有的关系,多一点珍惜,就会少一点错过,多一分感恩,就会少一分遗憾。

作家李娟,年轻打工时认识了一个叫风华的女孩。

她们合租在逼仄的小屋,却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每赚到一点钱,风华会第一个想到李娟,带她出去玩。

有段时间,李娟穷得连饭都吃不起,风华就每天做好西红柿炒鸡蛋送去李娟的单位。

后来,风华嫁了人,她们很难再见一面。

李娟就不远万里去探望,还写信过去关怀。

如今,李娟已是当红作家,仍不忘与风华的情谊。

她在书里写:“风华是我永远的依靠,每当软弱无能的时候,一想到风华便感到光明。”

哪怕身份千差万别,哪怕生活琐碎忙碌,她们还是会时时联络,视彼此为最珍贵的朋友。

老话说:惜缘者,缘更深。

好的关系就应当如此,你记我恩情,我懂你真心,唯其如此,感情才能细水长流。

02

随缘

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

大多数人在25岁时结交的朋友最多,而之后20年间朋友越来越少,到55岁的时候,不过剩寥寥几人。

人生大抵如此,到了一定年纪,身边的朋友不可避免会走向离散。

因为渐行渐远的,不仅仅是距离和空间,还有渐远的岁月和三观。

作家张小娴上大学时,有一个关系要好的同学。

毕业后,同学去了英国留学,而她留在了国内攻读文学。

两人朝着各自的理想奋进,人生轨迹渐渐没了交集,联络也越来越少。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小娴在香港看到一个很像那位同学的人。

她犹豫了很久,也没有叫住对方,而是眼睁睁地看着她再次消失在人海。

她说,和对方已经生疏了,再次寒暄只会给彼此徒增尴尬,不如就这样沉默着告别。

经历不同感触就不同,你理解不了我的追求,我追不上你的脚步,分开也是必然。

《千与千寻》中有这样一句话: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你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这中间,无关对错,不论利益,就是单纯的缘分断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缘来珍惜,缘去释怀,任其去留。

就像鲁迅与闰土,千差万别的经历,截然不同的观念,让两颗心越来越远。

最后,在闰土一声“老爷”的呼唤中,鲁迅只能转身离开。

就像李叔同与许幻园,因着各自的选择,一个避世禅修,一个红尘逐利。

也渐渐地无话可说,哪怕几经重逢,终究难复当初亲密的模样。

聚散离合终有时,历来烟雨不留人。

太执着于相聚,太过分纠缠,只能被过去困住,走不到明天。

倒不如顺其自然,当断则断,相逢时不问出处,离别后不问归期。

03

不攀缘

林徽因在美国时,曾与冰心有过一段交集。

那个时候,冰心名气在外,深得林徽因的敬佩。

为了拉近关系,林徽因便经常去找冰心攀谈,约着她一块去郊外野餐。

冰心虽没有拒绝,言行间却总是透露着疏离。

回国后,林徽因在家里举办文化沙龙,好几次盛情邀请冰心参加。

可冰心很看不惯这种做法,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我们太太的客厅》来讽刺她。

面对这样的攻讦,林徽因才终于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强求不得。

于是她给寄给冰心一壶山西老陈醋后,就与她断绝了来往。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

融不进的圈子硬挤,发现里面的人都刻意保持着距离;

极力讨好不喜欢自己的人,最终换来一句“请勿打扰”。

人与人的关系,离不开志趣相投,性情相合,节拍一致。

如若这些都没有,再是攀缘,也是无用。

演员陈道明谈及自己的交友观,直言说:“不会跟任何朋友甜如蜜,也不会让朋友跟自己过于热络。”

几十年来,他从不刻意地结交谁,也不在意别人的疏远,就那么自然而然地活着。

这种疏离感,反而让他和身边的人都轻松自在,如沐春风。

人到中年最好活得佛系些,需明白云聚云散,缘去缘来,皆是天意。

捂不热的心,不必强求;留不住的人,不如放手。

作家李笑来有个交朋友的心法叫“共同做一件事”。

这句话,我越琢磨越觉得大有深意。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很多层次,有的是匆匆过客,有的是点头之交,也有的完全不在一个世界。

有缘分能想到一处,做到一处,感情才能历久弥坚。

所以,人须活在缘分里,而非关系里。

缘来珍惜,缘尽放手,不为难别人,也不委屈自己,才是对待感情最好的态度

推荐阅读
  • 体面散场--友谊

    体面散场--友谊

    把遗憾交给时间,友谊也会在岁月中找到新的方向。曾经,我们像并肩生长的两棵树,枝叶相连,无话不谈。后来,因前者不争不抢,后来者居上。我问你最后却听到一句你又不是小...

    09-13

  • 跨越国界的温暖相握!中缅胞波情谊彰显全球南方同行力量

    跨越国界的温暖相握!中缅胞波情谊彰显全球南方同行力量

    视频加载中...9月5日至9日,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云南举行。 9月6日,在论坛开幕式上,参与缅甸地震救援任务的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二局昆明队队长穆树元在...

    09-10

  • 感情和友情的区别是什么?

    感情和友情的区别是什么?

    人心如水,情深似海。有人说:“友情如清茶,淡而芬芳;爱情似烈酒,醇厚微醺。”浮生若梦,总有一人让你心头软,也有一群人在默默陪你把风雨走完。有人问我:感情和友情,...

    09-10

  • “友谊:血与火的考验”,珍贵史料再现中美80年情谊

    “友谊:血与火的考验”,珍贵史料再现中美80年情谊

    视频加载中...2025年9月9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友谊:血与火的考验”主题展览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开幕。展览以“飞虎队精神”、“飞越...

    09-10

  • 友情的保质期,究竟有多长?

    友情的保质期,究竟有多长?

    凌晨两点,你收到一条“在吗”的信息,却再没有勇气点开。这不是因为你不在,而是因为你害怕自己和对方早已不是曾经那个无话不谈的朋友。我们总是相信友情可以经得起岁月,...

    09-10

  • 友谊为何变淡,又该如何维系?

    友谊为何变淡,又该如何维系?

    在人生的旅程中,友谊宛如璀璨星辰,曾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那些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却渐渐变得疏远,曾经无话不谈,如今却相对无言。那么,究竟...

    09-09

  • 时隔80载的“时空对话”:史迪威公路上,友谊在山海间延续

    时隔80载的“时空对话”:史迪威公路上,友谊在山海间延续

    9月4日,重庆史迪威博物馆门前,两辆汽车的引擎声响起,宁静的午后变得热闹起来。这并非一场普通的发车仪式,而是一场跨越八十年的“时空对话”,更是一段跨国友谊的延续。...

    09-09

  • 鸡蛋里的温暖故事 “飞虎队与中国人民结下深厚友谊”

    鸡蛋里的温暖故事 “飞虎队与中国人民结下深厚友谊”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受邀出席纪念大会的国际友人中,有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弗里·格林和...

    09-08

  • DeepSeek分析:同样是亲密关系,爱情和友情有什么区别?

    DeepSeek分析:同样是亲密关系,爱情和友情有什么区别?

    友情可以是爱情绝佳的练习场和补充剂,因为它提供了爱情中至关重要的“亲密”成分。但它很难成为真正的“代餐”,因为它缺少了“激情”这一决定性的调料,以及由激情和承诺...

    09-08

  • 《友情,是生命中的无价之宝》

    《友情,是生命中的无价之宝》

    在人生的旅途中,友情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我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就像我生命中的星星,在黑暗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我们相识于校园,那时候的我们青春...

    09-08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