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就2个字:半熟

发布者:大好河山 2024-11-13 20:15

人这一辈子,很多的烦恼源自人际关系。

过熟易逾矩,过淡易生分。

作家李筱懿分享过一个观点:“不要和太多的人发生深度链接,与人保持半熟的状态就好。”

即便是再好的关系,一旦失去合适的距离,就会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真正厉害的人,总是将关系维持在“半熟”的程度。

与人相处,随意指摘是大忌

《增广贤文》里有句很现实的话:

“话至嘴边留半句,事到临头让三分;饱经世故少开口,看破人情但点头。”

真正高情商的人,说话总是“留半句”。

最近,公司新入职一位同事。

因为年龄偏大,性格也热情大方,很多人都将她视作知心大姐姐,乐意听听她的见解。

但时间一长,这种见解就变了味。

当看见年轻同事谈恋爱时,她就说:“现在很多人不把感情当回事,不靠谱,要多考量考量。”

当同事谈论自己的规划,话尚未说一半,她便说同事思想浅薄,急忙给出自己的建议。

当听同事在议论自己买的奢侈品时,她便开始建议同事不要乱花钱,应该认真存钱过日子。

久而久之,同事们逐渐丧失了对她的分享欲,慢慢地对她敬而远之。

现实生活中,这种“好为人师”的人随处可见,凭借着自己的年龄或资历优势,对他人的事指手画脚。

小到他人的行为语言,大到他人的事业情感,甚至是他人的私人问题,也被给出“建议”。

简言之,就是这类人说话,像浆糊一样没有形状,毫无边界。

作家周国平曾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的界限,而一切麻烦和冲突都源于想要突破这界限。”

亲密但不越界,才是成年人最恰当的相处方式。

交往之中,亲而忘形是逾矩

除了言语上的“好为人师”,行为上的逾矩也会遭人嫌弃。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关系越好,越要在行为上注意分寸?

一个高赞评论是:正是因为关系亲昵,才更应珍视这段关系,更不能因为自己的行为,让彼此心生嫌隙。

俗话说得好:亲而有间,熟不逾矩。

影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中,女孩乔夕辰,在北京独自打拼。

大伯父得了重病,需要来北京治疗,因为人生地不熟,便向她求助。

热心的她答应了亲人的请求,大伯父一家人便住在了乔夕辰的出租屋里。

随后亲戚们便开始了一系列的过分行为,不仅嫌她住的地方小,大伯母还趁夕辰不在,将她的猫赶出家门。

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求夕辰必须挂知名专家的号,让人隔着屏幕都感到窒息。

弹幕有句话说得好:很多人都存在一种共生的幻觉。

自以为关系好,彼此就应该“形如一人”。

如此,便可以擅用他人物品,未经他人同意便闯入其私人空间......

表面上看似是无关紧要的小事,然则一次次逾矩行为就像是蛀虫,蚕食着彼此之间的情感。

人与人相处最好的的关系,不是不分你我,而是熟不逾矩。

半熟关系,是人际关系的解药

心理咨询师晓航曾说:“保护自己的利益和感受,这被称之为边界感;保护他人的利益和感受,称之为分寸感。”

人生如尺,必须有度。

越亲密的人越需要守住边界感、分寸感。

这也正是胡适先生为人处世之道。

胡适的妻子江冬秀对麻将情有独钟,在研究院宿舍住宿时,时常因打麻将而触犯宿舍纪律。

因为院长是胡适的学生,大家对江冬秀的行为未多加干涉。

但是胡适却因屡劝不止,索性带着妻子搬离了宿舍。

大家深表不解,凭借院长与胡适深厚的情谊,这等小事也不至于让胡适搬家。

胡适却回答道:“正是因为他是我的学生,我更不应该因为这种琐事破坏我们的感情。”

一件小事,便映射出了胡适的处世之道。

在社交中保持“冷亲密”,当他人行为越界时,果断说“不”,为自己界定好清晰的社交边界。

同时,切莫擅自介入他人的课题,尊重对方的命运,让两段关系保持彼此的独立。

就像钱锺书在《谈交友》中所写:

“真正的交情,看来像素淡,自有超越生死的厚谊。”

没有过度的依赖,没有过分的干预,没有模糊的边界,就没有关系的压力,关系自然越来越成熟。

如此这般适当的社交距离,不仅于自己方便,还给予了他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写在最后

毕淑敏曾说:“亲近地保持距离,或许才是最恰当的交际方式。”

随意指摘和逾矩的行为,像是一把无形的利刃,斩断了彼此的关系。

行有所止,言所有界,凡事有度,才是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

保持适当距离,掌握好“半熟”的分寸,才能将彼此关系稳定在合适的区间。

愿我们可以成为一个行为有度、口吐莲花的人。

作者:钰鹤。

推荐阅读
  • 《年轮》引战,撕开贵圈塑料友情的一角:明星互撕比想象中更狗血

    《年轮》引战,撕开贵圈塑料友情的一角:明星互撕比想象中更狗血

    由于网红“旺仔小乔”在4年前直播中的一句话,导致歌手汪苏泷和张碧晨,因为《年轮》这首歌到底谁是原唱而引发“大战”。如今尘埃落定:男方收回歌曲的授权,女方则坚持硬...

    07-31

  • 友情:岁月长河中的璀璨星光

    友情:岁月长河中的璀璨星光

    在情感的浩瀚宇宙里,友情就像那一颗颗璀璨的星光,照亮我们人生的岁月长河。你知道吗?友情有时候就像一场超级搞笑的喜剧。我有个铁哥们,叫大胖。这家伙特别能吃,有一次...

    07-31

  • 关于友情的九种结局

    关于友情的九种结局

    这些关于友情结局的画面,像一个个像素格子,拼出了成长路上的相遇与离散。我们都曾在“好结局”里期待纯粹的懂得,也在“坏结局”里尝到争吵后的酸涩;在“开放结局”中怀...

    07-31

  • 友情的价值:在快节奏生活中如何维护真挚的友谊

    友情的价值:在快节奏生活中如何维护真挚的友谊

    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压力不断增加,社交圈也变得愈发碎片化。许多人在追求事业成功和个人成长的同时,逐渐忽视了那份来自朋友的温暖与支持。然而,友情作为...

    07-31

  • 友情也有“七年之痒”,你和朋友的关系还好吗?

    友情也有“七年之痒”,你和朋友的关系还好吗?

    整理旧物时翻出高中同学录,看到扉页上 “要当一辈子好朋友” 的字迹,突然想起和她已经半年没联系了。上次聊天还是春节,她说 “太忙了”,我说 “有空聚聚”,然后就没了...

    07-30

  • 华洪立:从1965到2025,我接过前辈的笔,继续书写中非友谊

    华洪立:从1965到2025,我接过前辈的笔,继续书写中非友谊

    华洪立 大家好!我是新华社驻坦桑尼亚记者华洪立。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述三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2025年6月15日,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海边,张军桥(左)营救溺水的当地...

    07-30

  • 两岸书画家以笔会友共叙情谊

    两岸书画家以笔会友共叙情谊

    中新网银川7月22日电 (记者 杨迪)7月22日,25名台湾书画界人士与宁夏同仁在黄河书苑开展笔会交流,一道挥毫泼墨,以笔会友。两岸书画家合影留念。中新网记者 杨迪 摄活动现...

    07-27

  • 中德哲学对话丨德国学者Marko Fuchs:哲学对话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友谊”

    中德哲学对话丨德国学者Marko Fuchs:哲学对话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友谊”

    为什么进行哲学对话?为什么应当追求哲学对话?7月23日,在“中国心学与世界”中德哲学对话开幕式上,德国班贝格大学教授Marko Fuchs从“西方”的视角,尝试对这些问题做出...

    07-27

  • 彻底闹掰!汪苏泷雨中唱《年轮》,张碧晨发文告别,十年友情凉凉

    彻底闹掰!汪苏泷雨中唱《年轮》,张碧晨发文告别,十年友情凉凉

    张碧晨和汪苏泷的《年轮》“原唱”之争,终于“悲剧”收场!两人不仅彻底闹掰了,张碧晨还痛失“授权”,从此再也不能唱这首歌了。很多吃瓜群众不知道,《年轮》对汪苏泷的...

    07-26

  • 10首诗,道尽友情的珍贵

    10首诗,道尽友情的珍贵

    友情,是人生长卷中一抹温暖的色彩,如潺潺溪流,润泽心田;似璀璨星辰,照亮暗夜。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诗词将友情的珍贵与美好娓娓道来 ,以下这十首诗,便是对友情...

    07-26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